貴州地理復習資料(一)-成考復習資料
文章來源:貴州成人高考網作者:瀏覽量:59發布時間:2021-10-21 18:02
1、大氣活動中心的分布:1月份,亞歐大陸形成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副極地低壓帶被切斷,保留在太平洋上為阿留申低壓;7月份,亞歐大陸形成印度低壓,副熱帶高壓帶被切斷,保留在
1、大氣活動中心的分布:1月份,亞歐大陸形成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副極地低壓帶被切斷,保留在太平洋上為阿留申低壓;7月份,亞歐大陸形成印度低壓,副熱帶高壓帶被切斷,保留在太平洋上為夏威夷高壓。
2、地質災害的關聯性:一個地域內的若干種地質災害,它們在成因上是相關的。如我國川、滇、黔接壤地帶,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為主的災害系統。
3、海水鹽度的分布: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高、低緯海區遞減。
4、臭氧層空洞的成因及危害:除受太陽活動的影響外,人類使用消耗臭氧物質也是重要原因。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增加,危害人體健康,并對生態環境和農林牧漁業造成破壞。
5、商業中心的區位因素:①商業街(a.市場最優原則,要求位于城市的幾何中心;b.交通最優原則,要求位于市區環行路邊緣或市區邊緣的高速公路沿線);②商業小區(位于居民小區,方便居民購物)。
6、環境問題的分布;①城市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②鄉村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③發展中國家環境問題更嚴重。
7、海水溫度的垂直分布:海水溫度隨深度增加而遞減,1000m以下變化很小。
8、酸雨的成因及危害: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燒礦物燃料,不斷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氣體所致。影響魚類生長,危害森林和農作物生長,腐蝕建筑物和文物古跡,并危及人體健康。
9、氣壓系統與天氣:氣旋過境時,常出現陰雨天氣;反氣旋控制時,天氣晴朗。
10、全球變暖的成因及危害: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及毀林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升高。全球變暖:①使極地冰川鬲化,引起海平面上升;②引起世界各地區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
11、聚落的形成:①原始采獵社會——穴居、巢居、逐水草而居(分散、不穩定、臨時性);②第一次社會大分工——鄉村聚落(分散、半固定性);③農業生產水平提高——農村聚落(團狀或帶狀、穩定);④第二次社會大分工——城市聚落(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12、人類社會與環境的關系:①對立(環境總是作為人類的對立而存在,按自己的規律發生和發展);②統一(環境總是作為人類生存的特定環境而存在,人類與其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和相互轉化)。
13、氣候的形成:①太陽輻射是導致不同地區氣候差異的最基本因素。②下墊面直接影響到大氣中的水熱狀況。③大氣環流調整著全球的水熱再分布。④人類活動通過改變大氣成分和改變下墊面狀況,對氣候產生影響。
14、城市的區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地形、氣候、河流);②社會經濟因素(自然資源、交通、政策、軍事、宗教)。其中軍事、宗教因素對現代城市的影響已經減弱,交通、自然資源因素仍起巨大影響,科學、旅游成為新的因素。
15、城市化的進程:①發達國家:起步早、水平高、目前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②發展中國家: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快,城市發展不合理。
16、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①人口壓力大;②資源的不合理利用;③片面追求經濟增長。
17、污染嚴重的工業的區位選擇:大氣污染企業應設置在居民區最小風頻的上風地帶或與常年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水體污染企業應設置在遠離水源地或河流的下游。
18、農業的區位因素:氣候因素中的光熱條件與農作物種類、復種制度和產量關系密切;地形影響耕作的難易、農業的類型和農作物的垂直分布;土壤影響作物種類和產量;市場區位及需求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交通的心頭和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地域大為擴展。此外,國家的政策對農業產生一定的干預。
19、工業的區位因素:原料、能源對工廠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工廠區位的影響逐漸加強;交通對工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信息通信網絡的通達性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工業對勞動力技能的需求逐漸增加;環境因素日益成為工業區位選擇的重要因素。
20、季風環流的形成與分布:東亞季風由海陸熱力性質美工異引起,我國西南地區及印度一帶的西南季風,由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引起。
21、臺風的形成與分布: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帶來強風、特大暴雨和風暴潮。西北太平洋是全球臺風發生頻率最高、強度最大的海域。
22、工業地域的形成:工業的物質聯系和信息聯系導致工業集聚和工業分散,進而形成不同性質的工業地域。
23、大潮與小潮:新月、滿月時出現大潮;上弦月、下弦月時出現小潮。
2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大致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一致。
25、五種現代運輸方式的特點:①鐵路:運量大、運速快、運價較低、連續性好,但造價高、占地廣、短途成本高;②公路:機動靈活、可從門到門,但運量少、耗能多、成本高;③水運: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但運速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④空運:運速快、效率高,但運量小、能耗大、運價高;⑤管道:損耗小、連續性強、安全可靠、運量大,但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26、鋒面與天氣:冷鋒過境時,常出現陰天、下雨、刮風、降溫等天氣,過境后,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晴,暖鋒過境時多為連續性降水,過境后,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27、貨運方式的選擇:一般地,貴重、急需、數量水大、運距遠宜空運;易腐爛變質的鮮活貨物,量小短距離宜公路,量大長距離宜專列;量大笨重貨物宜水運或鐵路;流體宜管道。
28、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①農業:一地的氣候資源往往決定著該地的種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結構、熟制、配制與種植方式)。②建筑:街道應與子午線成30°-60°的夾角。③交通:公路、鐵路的設計,需注意沿線的暴雨、大風出現的強度和頻率,以及凍土、積雪的深度;機場宜選擇低云、霧和暴雨出現頻率較少、風速較小的地方。
29、海水溫度的水平分布:由低緯海區向高緯海區遞減。
30、陸地自然資源的分布:土地、水、生物等資源,受水熱條件的影響,其分布一般具有明顯的地帶性;礦產資源的分布則主要受地質作用的制約。
文章標題:貴州地理復習資料(一)-成考復習資料
原文地址:http://www.959328.com/gqb/402.html
版權申明: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網站提供的成考信息僅供參考,報名時間、入口、費用、條件等有關信息請以貴州省招生考試網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
相關標簽:
成考復習資料
在線評測,評估您適合什么學歷提升方式?
#測評結果會以短信的方式發送到您的手機,請注意查收#
文章評論(已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