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91_sihu成人_婷婷六月激情_精品久久一区

貴州成人高考網為民間交流網站,主要提供成考報名【報考】條件、時間、入口資訊,網站信息僅為信息傳遞,官方信息以貴州省招生考試網為準網站地圖|站點地圖

貴州成人高考網

貴州成人高考網

地區: 貴陽 遵義 安順 畢節 銅仁 六盤水 黔西南 黔東南 黔南

關于2021貴州專升本大學語文模擬真題一

文章來源:貴州成人高考網作者:qiu瀏覽量:162發布時間:2021-11-22 17:56
關于2021貴州專升本大學語文模擬真題一 專升本漢語言文學,和英語專業,入學考:政治、在英語、大學語文,滿分450分,18年錄取省控線180分。(年滿25周歲降20分錄取) 成人學歷教育

  關于2021貴州專升本大學語文模擬真題一

  專升本漢語言文學,和英語專業,入學考:政治、在英語、大學語文,滿分450分,18年錄取省控線180分。(年滿25周歲降20分錄取)

  成人學歷教育越來越難,請考生務必珍惜此次考試機會,排除萬難,準時參加入學考試

  2016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第1題單選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出自()

  A.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B.李白《行路難》(其一)

  C.陸游《關山月》(和戎詔下十五年)

  D.杜甫《蜀相》

  答案:B

  第2題單選下列關于聞一多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聞一多是新月社成員

  B.《死水》是聞一多的代表作

  C.聞一多詩歌的藝術風格是飄逸清麗

  D.《發現》一詩抒發了聞一多的愛國主義激情

  答案:C

  第3題單選《陳情表》《張中丞傳后敘》《報劉一丈書》的作者依次是()

  A.李密、宗臣、韓愈

  B.宗臣、李密、韓愈

  C.韓愈、李密、宗臣

  D.李密、韓愈、宗臣

  答案:D

  第4題單選提出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的是()

  A.梁啟超B.胡適

  C.魯迅D.陳獨秀

  答案:C

  第5題單選賦作為一種文體,成熟于()

  A.戰國時代

  B.漢代

  C.唐代

  D.宋代

  答案:B

  第6題單選有曲狀元之稱的是()

  A.王實甫

  B.馬致遠

  C.自樸

  D.關漢卿

  答案:B

  第7題單選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A.《論語》

  B.《戰國策》

  C.《史記》

  D.《漢書》

  答案:C

  第8題單選多行不義必自斃望洋興嘆形影相吊三個成語依次出自()

  A.《鄭伯克段于鄢》《莊子秋水》《陳情表》

  B.《莊子秋水》《陳情表》《鄭伯克段于鄢》

  C.《鄭伯克段于鄢》《陳情表》《莊子秋水》

  D.《陳情表》《莊子秋水》《鄭伯克段于鄢》

  答案:A

  第9題單選郭沫若《爐中煤》寫于()

  A.五四時期

  B.抗日戰爭爆發初期

  C.抗日戰爭勝利之時

  D.新中國建立之時

  答案:A

  第10題單選樂府最初的含義是()

  A.先秦民歌

  B.最早的格律詩

  C.西漢王朝設立的掌管音樂的機構

  D.宮廷里的歌舞廳

  答案:C

  第11題單選《五代史伶官傳序》一文的主旨是()

  A.滿招損,謙受益

  B.禍患積于忽微

  C.智勇多困于所溺

  D.盛衰在于人事

  答案:D

  第12題單選先秦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A.《論語》

  B.《孟子》

  C.《莊子》

  D.《墨子》

  答案:C

  第13題單選下列關于作家、作品的搭配,完全正確的是()

  A.魯迅《墳》、《燈下漫筆》

  B.朱自清《背影》、《香市》

  C.茅盾《故都的秋》、《子夜》

  D.錢鐘書《圍城》、《論毅力》

  答案:A

  第14題單選《西廂記長亭送別》中,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兩句采用的修辭手法是()

  A.比喻、夸張

  B.比喻、通感

  C.通感、夸張

  D.比喻、排比

  答案:A

  第15題單選下列文學常識表述錯誤的是()

  A.被后人稱作三蘇的作家是蘇洵、蘇軾、蘇轍

  B.濟南二安指的是李清照和辛棄疾

  C.蒼涼悲壯是曹操詩歌的主要藝術風格

  D.曹雪芹是我國明代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家

  答案:D

  第16題單選下列句子中,之字可譯作到去的是()

  A.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B.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

  C.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D.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

  答案:B

  第17題單選下列各組句中加點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答案:D

  第18題單選下列句子中,不是詞類活用的是()

  A.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B.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D.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

  答案:A

  第19題單選下列各句中,畫線的字解釋錯誤的是()

  A.青海長云暗雪山暗:使暗

  B.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誠:果然

  C.女之耽兮,不可說也說:述說

  D.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殆:危險

  答案:C

  第20題單選下列句子中,畫線部分翻譯錯誤的是()

  A.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生下來才六個月,慈父就去世了

  B.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

  棄黔首以資敵國:舍棄了黔的首領去資助敵對的國家

  C.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

  國不堪貳:國家不能使土地有兩屬的情況存在

  D.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不能通知二父志:不能理解他們父親的志向

  答案:B

  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閱讀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試題。

  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第21題簡答在這段文字中,王安石揭露了士大夫怎樣的嘴臉?(4分)

  答案:不關心國事,附和流俗,以討眾人歡心為能事。(4分)

  第22題簡答作者引用盤庚遷都為例,意在表明自己怎樣的態度?(4分)

  答案:堅持變法的決心絕不動搖。(4分)

  第23題簡答這段文字可分為兩層,請用‖在文中標出。(2分)

  答案:‖標在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之后。(2分)

  閱讀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試題。

  有問之,對日: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日愛之,其實害之;雖日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第24題簡答郭橐駝種樹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它能給人以什么哲理啟發?(4分)

  答案: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做任何事情,都要按客觀規律辦事。(4分)

  第25題簡答這段文字描寫了哪兩種他植者?他們各違反了郭橐駝種樹經驗的哪一方面?(4分)

  答案:過于馬虎的和過于殷勤的。前者沒有做到其蒔也若子,后者沒有做到其置也若棄。(4分)

  第26題簡答作者以種樹為喻,意在揭露怎樣的社會時弊?(2分)

  答案:統治者繁政擾民。(2分)

  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試題。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關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第27題簡答鄒忌采取了怎樣的勸說方式?這種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用類比的方式,由家事過渡到國事。以小見大,說理透徹,易于接受。(4分)

  第28題簡答什么叫戰勝于朝廷?齊威王為什么能做到戰勝于朝廷?(4分)

  答案:指實施德政讓別的國家敬服。因為他能夠聽取建議,改過糾偏。(4分)

  第29題簡答翻譯皆以美于徐公。(2分)

  答案:都認為(我)比徐公美。(2分)

  三、現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30分。

  閱讀巴金《愛爾克的燈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試題。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變了,又似乎都沒有改變。死了許多人,毀了許多家。許多可愛的生命葬入黃土。接著又有許多新的人繼續扮演不必要的悲劇。浪費,浪費,還是那許多不必要的浪費生命,精力,感情,財富,甚至歡笑和眼淚。我去的時候是這樣,回來時看見的還是一樣的情形。關在這個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幾次問我自己:難道這十八年全是白費?難道在這許多年中間所改變的就只是裝束和名詞?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給一個回答。

  第30題簡答在這十九年中,改變的是什么?沒有改變的又是什么?(4分)

  答案:改變的只是裝束和名詞。沒有改變的是封建家庭、封建禮教摧殘青春與生命的悲劇。(4分)

  第31題簡答作者為什么不敢給一個回答?這表達了他怎樣的感情?(4分)

  答案:因為現實的殘酷令人難以置信。對中國社會長期停滯不前的極度憤慨。(4分)

  第32題簡答請把這段話中的兩個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2分)

  答案:這十八年全是白費。在這許多年中問所改變的就只是裝束和名詞。(2分)

  閱讀艾青《我愛這土地》,然后回答試題。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第33題簡答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和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分別象征著什么?(4分)

  答案:前者象征飽受侵略和蹂躪的祖國;后者象征中國人民不間斷的反抗和斗爭。(4分)

  第34題簡答這首詩前后兩部分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

  答案:前一部分借鳥兒的歌唱間接抒情;后一部分以自問自答的方式直抒胸臆。(4分)

  第35題簡答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2分)

  答案:對災難深重的祖國深沉的愛。(2分)

  閱讀羅素《我為什么而活著》,然后回答試題。

  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尋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但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這三種激情,就像颶風一樣,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來吹去,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

  我尋求愛情,首先是因為愛情給我帶來狂喜,它如此強烈,以致我經常愿意為了幾小時的歡愉而犧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尋求愛情,其次是因為愛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顆震顫的心,在世界的邊緣,俯瞰那冰冷死寂不可測的深淵。我尋求愛情,最后是因為愛情的結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詩人們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縮影。這就是我所尋求的,雖然它對人生似乎過于美好,然而最終我還是得到了它。

  我以同樣的熱情尋求知識,我希望了解人類的心靈。我希望知道星星為什么閃閃發光,我試圖理解畢迭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數字支配著萬物流轉。這方面我獲得一些成就,然而不多。

  愛情和知識,盡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總把我帶回塵世。痛苦的呼號在我心中回蕩,饑餓的兒童,被壓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兒女視為可厭負擔的老人以及充滿孤寂、貧窮和痛苦的整個世界,都是對人類應有生活的嘲諷。我渴望減輕這些不幸,但是我無能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這就是我的一生。我覺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樂意再活一次。

  第36題簡答作者一生受到哪三種激情的支配?它們之間有何聯系?(4分)

  答案: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尋求、對人類苦難的同情心。愛情和知識把我引上天堂,同情心把我帶回塵世。(4分)

  第37題簡答找出第二段中表示順序的詞,并說明這樣表述的好處。(4分)

  答案:首先、其次、最后。層次分明、條理清晰。(4分)

  第38題簡答這篇文章采用了怎樣的結構?(2分)

  答案:總一分一總。(2分)

  四、作文:50分。

  第39題簡答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習近平總書記與北大師生座談時說: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請根據上述材料,自己確立題目和角度,寫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2018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考試

  專升杰-大學語文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下列文獻中,屬于國別體雜史的是

  A.《春秋》B.《戰國策》

  C.《史記》D.《漢書》

  2.下列關于孔子的描述,錯誤的是

  A.倡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

  B.主張治國以禮、為政以德

  C.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D.晚年整理理六經

  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指

  A.《春蠶屬秋收《殘冬》

  B.《霧》《雨《電》

  C.《家春屬秋》

  D.《毀滅》《蹤跡背影》

  4.《張中丞傳后敘》講述了唯陽保衛戰的故事,同屬文中英雄人物的是

  A.張巡、許遠、賀蘭進明

  B.張巡、許遠、張籍

  C.許遠、南蕎云、張籍

  D.張巡、許遠、南蕎云

  5,下列詩歌在體裁上屬于七言律詩的是

  A.《山居秋暝》

  B.《關山月?和戎詔下十五年》

  C.《蜀相》

  D.《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五代史伶官傳序》一文的中心論點是

  A.盛衰之理,雖日天命,豈非人事哉?

  B.滿招損,謙得益

  C.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D.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7,被列寧稱為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的是

  A.曹操B.王安石

  C.韓愈D.辛棄疾

  8.《邊城故都的秋N論快樂》的作者依次是

  A.錢鐘書、郁達夫、沈從文

  B.沈從文、錢鐘書、都達夫

  C.錢鐘書、沈從文、郁達夫

  D.沈從文、郁達夫、鐘書

  9.《李將軍列傳)引用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

  A.《論語》B.《孟子》

  C.《禮記》D.《韓非子》

  10.下列文學常識表述完全正確的是

  A.茅盾《子夜》、魯迅《狂人日記》、老舍《駱駝祥子》都是優秀的長篇小說

  B.郁達夫、冰心、朱自清都是文學研究會的代表作家

  C.聞一多、徐志摩、梁實秋都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員

  D.郭沫若【爐中煤》、戴望舒《雨巷》、艾青《我愛這土地》都是抗戰時期的詩歌

  11.下列作家中,作品具有含淚的微笑這一獨特風格的是

  A.契詞夫B.歐亨利

  C.屠格涅夫D.莫泊

  12.下列作品中,記述了人物一生遭際的是C

  A.《張中丞傳后敘》B,《馬伶傳》

  C.《馮設客孟嘗君》D.《李將軍列傳》

  13.《鄭伯克段于那》中,氏所偏愛的人是

  A.共叔段B.鄭莊公

  C.公子呂D.題考叔

  4.成語狡兔三窟出自

  A.《答司馬諫議書》B.《諫逐客書》

  C.《秋水》D.《馮設客孟嘗君》

  15.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一詞最突出的語言技巧是

  A.比喻B.夸張

  C.疊字D.擬人

  16.下列句子中,而字可譯作卻但是的是

  A,危而不持,顏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B.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C.辭日: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D.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

  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

  B

  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

  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溢蔓

  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溢蔓

  C

  然虜卒犯之

  D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為卒三年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18.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動句的是:

  A.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B.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C.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D.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19.下列各句中,帶點的字解釋錯誤的是

  A.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恁:如此

  B.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扭英雄淚韞:擦

  C.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彀兮短兵接被:表被動

  D.爾ト爾筮,體無咎言爾:你

  20.下列句子中,劃線部分翻譯錯誤的是

  A.寢吾生之須臾,淡長江之無窮

  哀吾生之須:悲嘆人生不過是短暫的片刻

  B.而隨俗雅化、佳治窈窕趙女不立于側也

  隨俗雅化:隨著時尚打扮得很漂亮

  C.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

  日滋之師:一天比一天增加的軍隊

  D.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供養無主:沒有主人可以供養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10分)

  二、文言宮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一)閱讀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題。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実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音以歸梁。此三者,吾遭恨也。與爾三失,爾其無忘乃父之志!"①莊宗受而之于廟,其后用兵,則從事以ー少牢告廟,請其失?盛以錦食?負而前,及凱放而納之。方共系藍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失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社戰!②及仇像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數,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衆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放?抑本其成敗之跡,而帯自于人歟?

  21.請找出這段文字的中心句。(2分)

  22.①②兩句論證的內容有何不同?構成了怎樣的關系?(4分)

  23.這段文字最后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二)閱讀《李將軍列傳》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題

  廣廉,得賞賜輒分其下,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無余財,終不

  言家產事、廣為人長,援臂,其善射亦天性也,雖其子孫他人學者,莫能及廣。廣訥口少言,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陣,射狼以。專以射為威,竟死。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其射,見敵急,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孩而倒。用此,其將兵數困學,其射猛獸亦為所傷云。

  24.給這段文字劃分層次,請用▏▏號標出。(3分)

  25.這段文字表現了李廣哪些特征?(4分)

  26.譯專以射為戲,竟死。(3分)

  (三)閱讀韓愈《雜說?世有伯樂,然后回答27~29小題。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辱于奴求人之手駢死于槽櫟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梁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其真不知馬也

  27.作者寫作這篇文章的意圖是什么?(4分)

  28.請說明千里馬與伯樂分別有何喻義?(4分)

  29.給下列兩句里的加點字注音。(2分)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面食也

  食_____________

  (2)一食或盡粟一石

  石:_____________

  三、現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30分。

  (一)閱讀魯迅《燈下漫筆》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題。

  因此我們在目前,還可以親見各式各樣的尾宴,有燒烤,有翅席,有便飯,有西。但茅下也有淡飯,路修也有殘囊,野上也有餓事;有吃境烤的身價不資的間人,也有餓的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見《現代評論》ニ十ー期)。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宴的廚房。不知道而贊者是可怒的,否則,此當得永遠的詛咒!

  30.這段文字揭示了怎樣的社會現實?作者以什么手法來揭示這個現實?(4分)

  31.這段文字中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4分)

  32.這段文字中采用了鼻兩種修辭手法?(2分)

  (二)閱讀巴金《愛爾克的燈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3~35小題。

  黑暗來了,我的眼睛失了一切。于是大門內亮起了燈光。燈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著來時的路回去。已經走了田五步,我忽然摔轉頭,再看那個迷筑物。依是陰暗中一線微光。我好像看見一個盛滿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毅,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來。在這條被夜幕覆蓋著的近代城市的靜寂的荷中,我仿佛看見了哈立希島上的燈光。那應該是姐姐愛爾克點的燈罷。她用這燈光來給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燈光亮在地的富前,地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個出送門的兄弟回未后她帶著失望進入墳墓

  街道仍然是清靜的。忽然一個熟悉的聲音在我耳邊輕輕地唱起了這個歐洲的古傳說。在這里不會有人歌詠這樣的故事。應該是書本在我心上留下的影響。但是這個時候我想起了自己的事情。

  十八年前在一個春天的早展,我離開這個城市、這條街的時候,我也曾有一個姐姐,也曾答應過有一天回來看她,眼地減一些外面的事情。我相信自已的諾言。那時我的姐姐還是一個出閣オ只一個多月的新嫁娘,都說地有一個性情溫良的丈夫,因此也會有長久的幸的歲月

  然而人的安排終于被偶然毀壞了。這應誠是一個意外。但是這意外卻無憐惘地打擊了年輕的心。我離家不過一年半光景,就接到了姐短的死訊。我的哥哥用了顫的哭訴的筆敘說一個善良女性的慘的結局,還說起她死后受到的冷落的待遇。從此個作過她丈

  夫的所謂溫良的人改變了,他往一條き失人性的路走去。他想往上展,果卻不停地向下面落,終于到了用鵝片煙續生命的地步,對于短姐,地生前我沒有好好地愛過地,死后也不曾做過一樣紀念她的事,地寂寞地活著,寂寔地死去。死帶走了她的一切,這就是在我們那個地方的舊式女子的命運,

  33.作者對姐姐的回憶有什么作用?(4分)

  34.姐姐的死給同時代的青年以怎樣的啟示?(4分)

  35.作者對姐姐的回憶屬于哪種敘述方式?(2分)

  (三)閱讀戴望舒《偶成》,然后回答36~38小題。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舊的凝冰都嘩嘩地解凍,

  那時我會再看見燦爛的笑

  再聽見明朗的呼喚一一這些迢遂的夢

  這些好東西都決不會消失

  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

  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

  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

  1945年5月31日

  36.這首寫于1945年5月31日的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信念?最能表達這種信念的是哪兩個意象?(4分)

  37.請說明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的深刻寓意。(4分)

  38.這首詩基本的表現手法是什么?(2分)

  四、作文:50分。

  39.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意思是說,謀難事大事,要從易處和小處考慮。天下的難事,都是先從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徴的小事俄起。

  請根據上述材料,自己確立題目和角度,寫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字數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及解析」

  選擇題

  1【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史學著作的相關知識。

  【應試指導】《春秋》是編年體史書;《戰國策》是國別體雜史,<史記>是起傳體通史;《漢書》為紀傳體代史。

  斯代史

  2,【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孔子的思想與貢獻。

  【應試指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是孟子提出的,并非是孔子思想理論。

  3.【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作家作品加識。

  【應試指導】《春蠶》《秋牧》《殘冬》為矛盾的農村三部曲;《霧》,《雨》,《電》為巴全的愛情三部曲"《家》《春》《秋》為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毀滅》《蹤跡》《背影》是朱自清的作品

  4.【答案】D

  【考情點拔】本題考查了作品的具體內容。

  【應試指導】《張中丞傳后續》講述說的是睢陽保衛戰中的英雄人物有張巡、許遠、南霽云、賀蘭進明在此戰役中未對巡、遠二人施以援手,其非作者所認為的英雄。

  5.【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詩歌的體裁。

  【應試指導】《山居秋瞑》為五言律詩;《關山月和戎下十五年》為樂府舊題詩;《蜀相》為七言律詩;《白雪歌頌判官歸京》為七言歌行體。

  6.[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作品的中心論點

  【應試指導】《五代史官傳序》從后唐莊宗李存勛征伐敵國、統一中原,又嬌縱享樂、身死國滅的典型事例,歸納出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載的重要史學觀點。

  7.【答索】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文學常識。

  【應試指導】曹操為2世紀至3世起時期的人;王安石生活在11世紀;韓愈生活在8世紀至9世紀;辛棄疾主要生活在12世紀,故A、C、D三項均可排除。

  8[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作家作品知識

  【應試指導】邊城是沈從文創作的中篇小說《故都的秋》是郁達夫的散文作品,《論快樂》是錢鐘書的散文隨筆

  9.【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作品的具體內容

  【試指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子路》

  10.【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文學常識。

  【應試指導】A項中狂人日記為小;B項中郁達夫非文學研究佘的代表作家:D項中《爐中煤》

  創作于1920年,《雨巷》創作于1927年,均非抗戰時期的作品。

  11.【答察】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作家作品想識

  【應試指導】歐亨利作品主要以含淚的微笑的獨特藝術風格描寫城市里市民和小人物的悲歡和他們真摯的友情和愛情。

  12.【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作品的具體內容。

  【應試指導】《李將軍列傳》出自傳體通史(史記》,通過對李廣一生經歷的記敘,突出李廣天下無雙的武功武德,也記敘了李廣終生不得封侯的悲慘遣。

  13.【答実】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作品的具體內

  【應試指導】《鄭伯克段于郡》一文中,姜氏育有ニ子,長子鄭伯寐生,為姜氏所生,次子共叔段為姜氏所偏愛

  14.【答】D

  考情點撥】本題考了成語的出處。

  【應試指導】較鳧三富出自《馮客孟雲君,狡兔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庭,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

  15.【答案】C

  【考情點拔】本題考查作品的修辭手法。

  【應試指導】《聲聲慢?尋尋覓覓》一詞充分地利用了九疊字渲染氣氯,表情達意,使全詞在聲音節奏和請節氣氛各方面都與內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繪出作者愁苦敏的內心世界。

  16.【答客】A

  【考情點拔】本題考查了而字的用法。

  【應試指導】A項中而表轉折,為卻但是之意:B項中而表順承,為"才"就之意;C項中:而無實義,作助詞;D項中而表方式或狀態

  17.【答案】B

  【考情點拔】本題考查了對一詞多義均理解。

  【應試指導】A項中的所分別劇為大約,許和地方,處所的意思;B項中的無"均為不要的意思;:C項中的卒分別為突然和差役的意思;D項中為分為當作"和替的意思

  18.【答案】A

  【考情點撥】本考查了被動句的相關知識。

  【應試指導】A項中以來之意為以使之來,故此句為使動句;B項不可除意為不能被盡除D項為天下笑意為被天下人嘲笑

  19.【答案】C

  【考情點提】本題考查文言文中河的含義

  【應試導】C項中被為動詞,意為穿著

  20,【答】D

  【考情點拔】本考查了文言文的翻譯

  【應試指導】D項供養無主在文中意為祖母無人供養

  二、文言文讀

  21.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22.①論證其所以得天下:②論證其所以失天下(2分)二者構成對比關系。(2分)

  23.反問、(1分)以兩個反問句回扣主題,強調得失都是由人事決定的。(3分)

  24.第一層劃在終不言家產事"后:第二層劃在竟死后:第三層劃在士以此愛樂為用后;余下為第四層。(3分)

  25.正直廉潔、體恤土卒、精于騎射、治軍簡易、寬緩不苛。(4分)

  25.他專門把射當作游戲,一直到死。(3分)

  27.作者借物寓意,表達內心的世族俗之意與懷オ不遇的感慨與憤,也表現出對如伯樂一般的能識別人オ、任用人オ的人的渦求。(4分)

  28.千里馬比喻有才能的人士伯樂"代表能夠識別人才、任用人オ的賢士。(4分)

  29(1)食si(2)石(dan)

  三、現代文閱讀

  35.插敘。(2分)

  36.表達了詩人對光明未來的深情呼喚和抗戰勝利的堅定信念。(2分)春天和凝冰兩個意象。(2分)

  3.好東西指的是英好的愿望和渴望,這句詩的深刻寓意是中華民族的美好愿望和生命力只是暫時因制暴政而被空息凍結,但是它們水遠都在。(4分)

  38.象征。(2分)

文章標題:關于2021貴州專升本大學語文模擬真題一

原文地址:http://www.959328.com/beikao/1149.html

版權申明:內容來自互聯網,請自行判斷內容的正確性。網站提供的成考信息僅供參考,報名時間、入口、費用、條件等有關信息請以貴州省招生考試網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

在線評測,評估您適合什么學歷提升方式?
#測評結果會以短信的方式發送到您的手機,請注意查收#

文章評論(已有0條評論)

2023年考試安排(預計)

高起點 10月29日 10月30日
語文 外語
數學(文) 史地(文)
數學(理) 理化(理)
專升本 10月29日 10月30日
政治 專業課
外語 詳細>>